常用單片機及其性能
MCS-51單片機的典型芯片是8031、8051、8751。8051內部有4 KB ROM,8751內部有4KB EPROM,8031內部無ROM;除此之外,三者的內部結構及引腳完全相同。因此,以8051為例,說明本系列單片機的內部組成及信號引腳。
1) 中央處理器(CPU)
中央處理器是單片機的核心,完成運算和控制功能。MCS-51的CPU能處理8位二進制數或代碼。CPU由算術邏輯運算部件(ALU)、寄存器、程序計數器、控制器、內部總線等組成。它采用大規(guī)模集成電路(LSI)和超大規(guī)模集成電路(VLSI)制作,具有體積小、功能強等特點。
2) 內部數據存儲器(內部RAM)
8051芯片中共有256個RAM單元,但其中后128單元被專用寄存器占用,能作為寄存器供用戶使用的只是前128單元,用于存放可讀寫的數據。因此通常所說的內部數據存儲器就是指前128單元,簡稱內部RAM。
3) 內部程序存儲器(內部ROM)
8051共有4 KB掩膜ROM,用于存放程序、原始數據或表格,因此,稱之為程序存儲器,簡稱內 部ROM。
4) 定時/計數器
8051共有兩個16位的定時/計數器,以實現定時或計數功能,并以其定時或計數結果對計算機進行控制。
5) 并行I/O口
MCS-51共有4個8位的I/O口(P0、P1、P2、P3),以實現數據的并行輸入/輸出。
6) 串行口
MCS-51單片機有一個全雙工的串行口,以實現單片機和其它設備之間的串行數據傳送。該串行口功能較強,既可作為全雙工異步通信收發(fā)器使用,也可作為同步移位器使用。
7) 中斷控制系統(tǒng)
MCS-51單片機的中斷功能較強,以滿足控制應用的需要。8051共有5個中斷源,即外中斷兩個,定時/計數中斷兩個,串行中斷一個。全部中斷分為高級和低級共兩個優(yōu)先級別。
8) 時鐘電路
MCS-51芯片的內部有時鐘電路,但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需外接。時鐘電路為單片機產生時鐘 脈沖序列。系統(tǒng)允許的晶振頻率一般為6 MHz和12 MHz。
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,MCS-51雖然是一個單片機芯片,但作為計算機應該具有的基本部件它 都包括,因此,實際上它已是一個簡單的微型計算機系統(tǒng)了。
下面介紹 MCS-51的信號引腳
MCS-51是標準的40引腳雙列直插式集成電路芯片,引腳排列請參見圖。
1) 信號引腳介紹
P0.0 ~ P0.7: P0口8位雙向口線。
P1.0 ~ P1.7 :P1口8位雙向口線。
P2.0 ~ P2.7 :P2口8位雙向口線。
P3.0 ~ P3.7 :P3口8位雙向口線。
ALE:地址鎖存控制信號。在系統(tǒng)擴展時,ALE用于控制把P0口輸出的低8位地址鎖存起來,以實現低位地址和數據的隔離。此外,由于ALE是以晶振1/6的固定頻率輸出的正脈沖,因此,可作為外部時鐘或外部定時脈沖使用。
PSEN :外部程序存儲器讀選通信號。在讀外部ROM時,PSEN有效(低電平),以實現外部ROM單元的讀操作。
圖2 40引腳雙列直插式集成電路芯片,引腳排列
EA:訪問程序存儲控制信號。當信號為低電平時,對ROM的讀操作限定在外部程序存儲器;當信號為高電平時,對ROM的讀操作是從內部程序存儲器開始,并可延至外部程序存儲器。
RST:復位信號。當輸入的復位信號延續(xù)兩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時即為有效,用以完成單片機的復位初始化操作。
XTAL1和XTAL2:外接晶體引線端。當使用芯片內部時鐘時,此二引線端用于外接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;當使用外部時鐘時,用于接外部時鐘脈沖信號。
VSS:地線。
VCC:+5 V電源。
2) 信號引腳的第二功能
由于工藝及標準化等原因,芯片的引腳數目是有限制的。例如,MCS-51系列把芯片引腳數目限定為40條,但單片機為實現其功能所需要的信號數目卻遠遠超過此數,因此就出現了需要與可能的矛盾。如何解決這個矛盾?“兼職”是惟一可行的辦法,即給一些信號引腳賦以雙重功能。如果把前述的信號定義為引腳第一功能的話,則根據需要再定義的信號就是它的第二功能。如P0口既可以作為通用的I/O口進行數據的輸入/輸出,也可以作為單片機系統(tǒng)的地址/數據線使用,為此在P0口的電路中有一個多路轉接電路。

編輯:admin 最后修改時間:2018-05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