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制造 臺代工廠拚接軌
提倡「美國制造」的美國共和黨總統(tǒng)候選人川普確定當選美國下屆總統(tǒng),長期仰賴在中國、東南亞生產制造的臺灣電子代工廠神經緊繃,鴻海、廣達、仁寶等都有因應之道,期盼能與川普「美國制造」的方向接軌。
川普在競選期間,曾主張要將蘋果等美國產品拉回美國制造,由于蘋果等美國品牌高度仰賴與臺廠合作,業(yè)界高度關注川普當選后,相關生產基地挪移的狀況。
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早在四年前就已洞察「美國制造」新趨勢,當時就率隊考察美國賓州、籌設高階精密制造中心,業(yè)界預期郭董當時的規(guī)畫有機會派上用場,搶搭美國制造商機。
知情業(yè)界人士指出,鴻海集團在全球、跨國投資都采「造鎮(zhèn)」模式,因此各地方政府都積極拉攏、針對鴻海集團的投資資源「搶親」,爭取在該國設廠投資,但鴻海都是長期考察后,才會做出全盤規(guī)畫。
廣達在美國加州多年前也設有工廠組裝iMac,另外服務器產品也有美國工廠就近服務客戶。市場預期,若蘋果產品強制搬回美國組裝,會先從較大型的產品開始。
仁寶總經理陳瑞聰昨(9)日表示,若客人要回美國制造,相信美國政府會有配套,例如給予稅制優(yōu)惠等一些方法,讓客人愿意回去。他表示,在此情況下,相信客人會有合理的需求,仁寶也會與客戶共存共榮,不過目前還沒到最后時點,因此會先靜觀其變。
陳瑞聰表示,由于筆電屬于成熟產品,筆電回到美國生產機率不高。因筆電產品線很多,而移到美國一定要自動化,因此預估要在美國制造的產品,會找單一產品、量很大,且產品比較單純的,這類產品自動化就有機會。
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則表示,科技制造要回流美國并不容易,品牌與大陸勞工,兩邊都有辛苦的地方。目前和碩在美國有兩處維修據點。

編輯:admin 最后修改時間:2018-01-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