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破壟斷,年銷量破1.5億顆!一名半導體博士,闖出工控、醫(yī)療領域大機會
近年來,伴隨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慢性病患病率的升高,健康管理的理念逐漸普及,人們自我保健意識不斷增強,逐漸開始使用更為智能化的設備主動進行健康管理。隨著醫(yī)療健康產業(yè)的興起,帶動了相關應用領域芯片快速發(fā)展。
“走進產業(yè)鏈”欄目記者采訪了杭州晶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羅偉紹,探討在疫情常態(tài)化、醫(yī)療健康逐漸受重視的背景下,當前晶華微的發(fā)展情況以及對行業(yè)未來發(fā)展的展望。
杭州晶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:羅偉紹
醫(yī)療健康SoC芯片量價齊升,2021年銷量已經突破1.5億顆
晶華微電子核心技術團隊來自美國,擁有先進的模擬和數字集成電路設計、工藝、測試、可靠性技術、質量管理等豐富經驗及國際化視野。據公開資料顯示,晶華微成立于2005年,主營業(yè)務為高性能模擬及數模混合集成電路的研發(fā)與銷售,主要產品包括醫(yī)療健康SoC芯片、工業(yè)控制及儀表芯片、智能感知SoC芯片等,其廣泛應用于醫(yī)療健康、工業(yè)控制、儀器儀表等眾多領域。憑借突出的研發(fā)能力,公司產品已進入美的、小米、海爾等知名終端品牌廠商的供應體系。
晶華微主要產品及應用領域
“公司醫(yī)療健康SoC芯片是基于高精度ADC的信號處理SoC技術,包括紅外測溫信號處理芯片、智能健康衡器SoC芯片、人體健康參數測量專用SoC芯片等,廣泛應用于紅外測溫槍、體脂秤、健康秤、血壓計、血氧計等各類醫(yī)療健康產品中! 羅偉紹對芯八哥記者說道。
在智能健康衡器SoC芯片領域,晶華微產品具有高集成度,無需再外加微控制器及顯示驅動芯片,并結合相關算法模型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單芯片解決方案,終端應用于人體秤、廚房秤、智能脂肪秤等各類衡器產品中。
晶華微智能健康衡器SoC芯片與應用
據晶華微透露,2021年公司智能健康衡器SoC芯片產品銷售量已經突破1.5億顆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2.66%,呈高速增長的良好趨勢。此外,受益于缺芯的影響,公司產品價格也逐漸水漲船高。
“公司智能健康衡器芯片量價齊升,主要是因為健康管理市場的持續(xù)升溫以及傳感測量、可穿戴、移動互聯等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下游人體秤、智能秤、體脂秤等健康衡器產品需求出現較快增長所致。” 羅偉紹解釋道。
值得強調的是,憑借著過硬的技術與優(yōu)質的產品,晶華微衡器芯片一直保持著國內市場的領先地位,其中電子秤市場占有率超過50%,智能秤、藍牙脂肪秤占有率超過30%。
除了衡器之外,晶華微在紅外測溫芯片領域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績。據羅偉紹介紹,公司紅外測溫信號處理芯片已量產5年多,該芯片是將一個有效位數18位的高精度ADC、低功耗MCU和其他模/數混合信號處理電路、通訊接口及LCD/LED顯示驅動等全部集中在一顆芯片上,單顆芯片即可完成溫度信號測量、模/數轉換、數據處理、通訊傳輸以及LCD/LED顯示等功能。由于擁有極高的集成度和性價比,該產品目前已與打入眾多知名廠家的供應鏈體系,并積累了極好的行業(yè)聲譽。
在2020年,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響,紅外測溫槍等防疫物資需求激增,晶華微合作廠商接到上海市、廣州市、深圳市等多個省市政府海量的疫情防控專項采購訂單,晶華微積極響應政府號召,全力配合廠商需求,全員加班加點生產,在最短時間內將芯片產能提高了數十倍,以滿足疫情防控的生產需要。
羅偉紹表示,晶華微在紅外測溫領域深耕多年,此前該產品一直處于平穩(wěn)出貨的狀態(tài),疫情爆發(fā)時,紅外測溫芯片的訂單量突然翻了十幾倍。面對如此巨大的供貨壓力,我們及時調整了經營策略,使得公司2020年紅外測溫芯片發(fā)貨量超過了6000萬顆,銷售收入也從2019年的1,128.74萬元增長至2020年的12,764.97萬元,實現了10倍的增長。
“晶華微遇到這樣的突發(fā)事件,能夠做到井然有序,并在短時間內將芯片產能提高數十倍,最根本原因是我們有成熟穩(wěn)定的芯片與經歷過市場驗證的應用方案。疫情來臨時刻,我司厚積薄發(fā),紅外測溫方案成功滿足防疫市場需求,當時的市占率一度達到50%以上!绷_偉紹先生談及此事時,依然非常自豪。
業(yè)內周知,芯片產品更新迭代快,因此新技術與新產品的研發(fā),是保持公司持續(xù)競爭力的重要手段。據了解,晶華微的新產品人體健康參數測量專用SoC芯片已于近期實現量產,并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。
人體健康參數測量專用SoC芯片
“公司人體健康參數測量專用SoC芯片已于去年量產,目前尚處于市場初步推廣階段,正在迅速放量擴大! 羅偉紹表示,“公司目前正在積極加強相關產品的銷售推廣,同時協(xié)調產能以保障供應,未來隨著上游產能的逐步釋放及下游客戶的認可,該產品收入規(guī)模預計將進一步增長。”
工控芯片突破國外大廠壟斷,銷售額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9.08%
在工控儀表芯片領域,由于技術門檻以及毛利率水平相對較高,長期以來一直被國外巨頭德州儀器(TI)、亞德諾(ADI)等壟斷。相比較而言,我國工控儀表芯片領域技術較為薄弱,芯片自給率較低,基本以進口為主。
基于此,晶華微設立之初即專注于工控儀表芯片的研發(fā),在低功耗、低誤碼率的工控儀表芯片領域取得了深厚的技術積累。
據了解,晶華微的工控儀表類芯片主要有數字萬用表芯片、HART調制解調器芯片、環(huán)路供電型4-20mA DAC芯片、壓力/溫度傳感器信號調理及變送輸出專用芯片四大類,主要應用在數字萬用表、壓力變送器、溫度變送器、流量計等工業(yè)領域。
晶華微的工控儀表類芯片
“晶華微推出的工控HART調制解調器芯片,在性能指標上已經達到了國際巨頭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,可兼容替代亞德諾(ADI)等國際龍頭的A5191、AD5700等系列芯片,成功突破了國外大廠的壟斷,目前已占據國內工業(yè)控制儀表領域近30%的市場份額。此外,公司的多功能數字萬用表專用芯片,市占率也接近50%!绷_偉紹說道。
晶華微的工控HART調制解調器芯片
受益于行業(yè)規(guī)模的擴大以及下游客戶采購量的增加,晶華微工控產品性能和可靠性不斷得到驗證;同時,公司產品的銷量也不斷增長,銷售規(guī)模也隨之水漲船高。
據晶華微的數據,2019-2021年,公司工業(yè)控制及儀表芯片形成量價齊升的市場行情。在此驅動下,公司工控領域收入也實現大幅增長,年復合增長率高達79.08%。
羅偉紹表示:“從市場競爭環(huán)境來看,工業(yè)控制及儀表領域因其對設備穩(wěn)定性要求較高,國內目前所用主控芯片仍以推出時間較早并經多年驗證的亞德諾、美信等國際領先品牌芯片為主,因此國產替代空間較大。”
此外,下游廠商出于供應鏈安全穩(wěn)定的考慮,提升了國產芯片的采購比例,進一步加快了國產替代的進程。公司憑借品牌認可度的不斷提升、本土化服務優(yōu)勢的凸顯及良好的供應鏈管理能力,把握住良好的市場機會,實現了銷量的持續(xù)增長。可以期待的是,在工控領域未來公司的市場份額還有望進一步擴大。
未來將繼續(xù)深耕醫(yī)療+工控領域,將晶華微打造成國際一流的芯片設計公司
在后疫情時代,消費電子需求持續(xù)低迷,而工控類行情較為穩(wěn)健,在半導體行業(yè)整體結構性分化的情況下,市場風險與機會并存。
在談及對未來的展望時,羅偉紹表示,堅持自主研發(fā)ADC+MCU類的SoC芯片將是晶華微不變的路線。公司將在在豐富的產品設計經驗基礎上,通過自身研究能力的不斷提升,推動高性能模擬信號鏈芯片行業(yè)的正向發(fā)展、良性競爭;同時,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(fā)經費投入,積極引入集成電路設計領域的高端人才,以自主研發(fā)為驅動,不斷推出能夠適應市場變化及需求的新產品,保持在集成電路設計方面的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能力。
“國產芯片在工控領域未來的機會更大! 在談及對未來市場機會的看法時,羅偉紹脫口而出。
“工控領域芯片的特點是品種多,但每一品種的年銷售量相對來講比較少,而且對芯片的可靠性要求非常高。當前國產工業(yè)芯片只是實現了低端應用的部分國產替代,在中高端應用上,未來國產芯片也會逐漸滲透。晶華微的戰(zhàn)略定位是在這個領域長期投入,深耕厚植,逐步建立更加齊全的產品線照顧客戶各種需求。” 羅偉紹進一步補充說道。
此外,羅偉紹繼續(xù)看好醫(yī)療電子類產品的市場。他認為,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(fā)展,醫(yī)療健康將是人們長期的剛性需求。除了衡器和紅外測溫芯片外,公司還將推出更多的產品,以滿足醫(yī)療電子行業(yè)的需求,實現公司下一階段的飛躍發(fā)展。
“未來,希望可以帶領著晶華微成為像ADI那樣— 一個非常全面的,能夠做出多種多樣而且是高質量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! 羅偉紹眼里閃爍著堅定的光芒。

編輯:ZQY 最后修改時間:2022-07-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