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U響應某中斷請求后,在中斷返回前,應該撤除該中斷請求,否則會引起另一次中斷而發(fā)生錯誤。根據中斷方式的不同,中斷的撤除可以分為定時器/計數器中斷請求的撤除、外部中斷請求的撤除、串口中斷請求的撤除。一、定時器/計數器T0/T1中斷的撤除定時器/計數器T0/T1的外部中斷請求,在CPU響應中斷后,由內部硬件[詳細]
在單片機系統(tǒng)中,我們把產生中斷的請求源稱為中斷源,它是指引起中斷發(fā)生的事件、設備、部件。中斷源可以是外部設備,如打印機、鍵盤、鼠標等,它們與計算機進行輸入/輸出數據交換時需向CPU發(fā)出中斷請求。一般計算機系統(tǒng)允許有多個中斷源,當幾個中斷源同時向CPU發(fā)出中斷請求,一般情況下CPU會優(yōu)先處理最緊急的[詳細]
一、數據傳送指令 數據傳送指令主要負責把數據、地址或立即數傳送到寄存器或存儲單元中。這類指令共有29條,可分為以下3大類:基本數據傳送指令,數據交換指令,棧操作指令。 執(zhí)行數據傳送指令時,除以累加器A為目的操作數的指令會對奇偶標志位P有影響外,其余指令執(zhí)行時均不會影響任何標志位。 1. 基本[詳細]
本文主要學習定時器/計數器的基本結構。對結構的學習首先要明確定時器/計數器的功能,可參考第一節(jié)的內容來理解。目前常用的單片機中往往都配備了定時器/計數器。在AT89S52芯片內包含有三個16位的定時器/計數器:T0、T1和T2,其核心是加1計數器。我們主要要求掌握T0和T1的結構和功能。學[詳細]
一、中斷允許寄存器IE CPU對中斷源的開放或中斷屏蔽的控制是通過中斷允許寄存器IE設置的,IE既可按字節(jié)地址尋址(其字節(jié)地址為A8H),又可按位尋址。AT89S52單片機中的6個中斷矢量都是可屏蔽中斷,通過對IE的某些位置位和清0,允許或禁止某個中斷,當對IE的EA位清0時,屏蔽全部中斷源。IE中各標[詳細]
圖1說明MCS-51系列單片機的基本組成。 1、8051單片機內部結構和功能1.中央處理器CPU (1)運算器 1) 算術邏輯單元ALU(Arithmetic Logic Unit) 2) 累加器ACC (Accumulator) 3) 寄存器[詳細]
串行通訊主要用于單片機與外部其他計算機系統(tǒng)和外設之間的數據傳輸,以形成一個集檢測、控制、管理為一體的計算機控制網絡。串行通訊通常使用3根線完成:地線、發(fā)送線和接收線。串口通訊最重要的參數是波特率、數據位、停止位和奇偶校驗。對于兩個進行通信的端口,這些參數必須匹配。 1.波特率 串行通信的數[詳細]
本文主要學習定時器/計數器的基本概念。首先從日常生活中的計數和定時的概念入手,來理解定時器/計數器功能的實現邏輯。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是溢出,當定時器/計數器計滿時,會產生“溢出”的動作,進而產生中斷。同時,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實現定時或計數的三種主要的方法。一、定時/計數的基本概念 定時和計數[詳細]
1.內部數據傳送指令 指令格式 MOV <目的操作數> , <源操作數> 這類指令的源操作數和目的操作數都在單片機內部。他們既可以是片內RAM地址,也可以是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地址。當然源操作數也可以是立即數。2.算術操作類指令在MCS-5l指令系統(tǒng)中,有單字節(jié)的[詳細]
AT89S52單片機的串行口有方式0、方式1、方式2、方式3四種工作方式。方式0主要用于擴展并行輸入輸出口,方式1、2、3用于串行通信。對這4中工作方式的學習,主要是通過分析各個方式下的發(fā)送和接收邏輯來掌握。單片機的串行通信方式包括單片機與單片機之間的雙機或多機通信、單片機與PC機的[詳細]
當單片機內部程序存儲器容量不足時,就需要進行程序存儲器的擴展。單片機的程序存儲器擴展使用只讀存儲器芯片。只讀存儲器ROM中的信息一旦寫入之后就不能隨意更改,即不能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寫入新的內容,而只能讀存儲單元內容。因為掉電后ROM中存放的數據不會丟失,所以ROM適宜存放程序[詳細]
1、匯編語言源程序的格式 1.內部數據傳送指令 匯編語言是面向機器的,因此,語言格式因機器不同而異。對MCS-51系統(tǒng)來說,匯編語言中每條語句的格式包括下列4項內容: 標號: 操作碼 操作數; 注釋匯編語句中,標號和操作碼要用冒號“:”隔開;操作碼和操作數之間的分隔[詳細]
圖1 中斷系統(tǒng)結構 由圖1結構可知,51單片機有五個中斷請求源,四個用于中斷控制的寄存器IE、IP、TCON(用6位)和SCON(用2位)—用于控制中斷的類型、中斷的開/關和各種中斷源的優(yōu)先級別。五個中斷源有二個中斷優(yōu)先級,每個中斷源可以編程為高優(yōu)先級或低優(yōu)先級中斷,可以實現二級中斷[詳細]
在單片機系統(tǒng)以及現代單片機測控系統(tǒng)中,廣泛使用了串行通信方式。本文主要學習串行接口的編程方法和了解常用的串口通信應用。我們首先應該掌握串口基礎知識,包括其各個工作方式的特點和接收、發(fā)送邏輯,掌握串口控制寄存器的設置方法。在此基礎上,通過學習本文的示例來了解串口編程的基本方法。一、串口[詳細]
MCS-51單片計算機內部設置的兩個16位可編程的定時器/計數器T0和T1,它們均有定時和計數功能。T0和T1的工作方式功能選擇、定時時間、啟動方式等均可以通過編程對相應特殊功能寄存器TMOD和TCON的設置來實現的,計數器值也由軟件命令設置于16位的計數寄存器中(TH0、TL0或TH1、TL1),計數器的工作是加1[詳細]
在單片機系統(tǒng)中主要有兩類數據傳送操作,一類是單片機和存儲器之間的數據讀寫操作;另一類則是單片機和其它設備之間的數據輸入/輸出(I/O)操作。單片機和存儲器之間的連接十分簡單,主要包括地址線、數據線、讀寫選通信號。 單片機與控制對象或外部設備之間的數據傳[詳細]
1、外部程序存儲器的擴展原理及時序MCS-51單片機擴展外部程序存儲器的硬件電路如圖所示。從圖中可以看出,在進行系統(tǒng)擴展時采用的是總線結構。數據總線是由P0口提供;地址總線由P0口和P2口共同提供;控制總線用專用的控制信號。 MCS-51單片機訪問外部程序存儲器所使用的控制信號有:ALE和PSEN。其中ALE是[詳細]
1、串行口方式0 在方式0下,串行口為同步移位寄存器方式,波特率固定為 /12。這時的數據傳送,無論是輸入還是輸出,均由RxD(P3.0)端完成,而由TxD(P3.1)端輸出移位時鐘脈沖。發(fā)送和接收一幀的數據為8位二進制,不設起始位和停止位,低位在前,高位在后。一般用于I/O口擴展。 2、串行口方式1 在方[詳細]
1、時間太長,記不清在哪個項目里遇到的,指向code區(qū)數組的指針也要加 code 關鍵字聲明。比如 unsigned char code arr[30]; 數組,要用指針指向它,要把指針也聲明成 unsigned charcode*p;后來使用發(fā)現其它很多地方使用是不需要這樣聲明的,只要 unsigned char *p;就行了,但是清楚地記得那次確實是要加 code[詳細]
掃碼關注我們
0755-82591179
郵箱:ivy@yingtexin.net
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(qū)民治街道民治大道973萬眾潤豐創(chuàng)業(yè)園A棟2樓A09
Copyright © 2014-2025 穎特新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粵ICP備14043402號-4